生活在夢中的早期人類

經過一切萬有的創造騷動之後,一塊沒有重量的團塊誕生了,那就是最雛形的宇宙,而後宇宙大爆炸,開展成早期的世界,也出現了古老的地球。在古老的地球上,因為地球的磁場起伏不定,山巒升起,又傾頹,海浪潮起,又潮退,島嶼自海中冒了出來,春夏秋冬的季節則完全不穩定,然而,包括人類在內,所有的物種一開始就都已經存在了,每一類的物種還都準備在地球上滿足存的渴望,他們全都在等待最適合的時機,只要機緣成熟,即可顯化為物質實相的生物,並加入地球這個大家庭。

 

最古老的地球大半還是個夢的世界,在那個時期,某一些物種的意識,例如樹木花草等等,率先被一切萬有賦予了適合其需要的形體,並且投生到物質世界,然而,那時的它們並沒全然地把自己附著在實質形象上。現今的生物早已將意識焦點貫注於「物質實相」之內,但古老的地球以及生活於其上的所有生物全都處在半做夢的狀態。(日後則愈來愈著相)

在那如夢似幻的地球上,生長著夢的樹木,夢的樹木上還有夢的樹葉,它們正逐漸從夢中知覺,慢慢轉為實質,並越來越貫注於物質實相,直到夢的種子最後帶來了實質的樹木。就在最適當的時機,於是人類出現了,他們就是人們的祖先,賽斯稱他們為「夢遊者」。早期人類主要的生活是在夢裡,因此生活步調比我們慢得多,他們的心跳不必跳得那麼快,血液也不必那麼快地循環過動脈與靜脈。

此外,因為當時地球的法則還沒確定,地心引力也還沒穩定,因此空氣更有浮力。(我是外星人談到宇宙星際聯盟共同設計出一座監獄,設計之初時的樣貌。)

早期人類的意識仍保存在我們的意識裡,因此我們在嬰兒時期都經歷過「夢遊者」的生活。一歲前的嬰孩,尤其是零到三月大的小寶寶,平均每夾有二十個小時都在睡眠,小嬰兒每三到四個小時醒來一次,醒來的時間主要是在喝奶、玩耍、排便與洗澡。

意識不眠,睡眠中的嬰兒甚至比醒時更忙碌,進入睡眠後,嬰孩在夢中預習走路、學習語言,也提早熟悉將要認識的親朋好友,並開展今生的計畫與藍圖。忙碌的小寶寶在醒來的短暫時刻才真正得到休息,他們過的就是早期人類的生活。而後隨著時光流逝,他們慢慢成長,才漸漸變成以物質實相為生活重心,成人之後的我們則有著均衡的醒睡節奏。只要保持覺知和修為,我們將隨著身體成長而擁有更大的意識彈性,並開更湛深的智慧。

 

形形色色的生命

形形色色的動物即是一切萬有形形色色的意識投射,人們渴望看見更多樣化的物種,就像人們喜歡經驗多重次元的意識一樣。(分化的力量,也帶來分別、執著、妄想意識,也是之後人類形成衝突與惡化意識的物質經驗)

生物演化的過程存在著許多的「失落的環節」,過渡型的物種沒有實物可以佐證,也讓達爾文的說法不攻自破。

賽斯對於物種則有著高靈的視角,他告訴我們,初生的地球仍是夢的世界,但這個世界已經有了所有物種的意識。每一類物種還都渴望以物質身體進入世界,一切萬有因此自發地賦予了其需要的形體。與達爾文「演化論」完全不同的是,這個世界上的物種並沒有遵循直線的發展,也就是說,物種並不是從爬多類進化為哺乳類,再進化為猿猴,最後才成為人。賽斯的說法是,所有物種有著無限豐富的平行,爆發在盡可能多的方向裡,牠們同時並存在這個瑰麗的地球上,因而才有形形色色的生命。

所有物種都和人一樣,原本以精神與意識的型態存在。各類物種都在等待著最佳的登場時間,一旦地球已經到了最適合生活的年代,物種的意識就一躍而入,顯化成物質的實體,並成為地球居民的一分子。在初始的時候,物種並沒有現在我們所見的形體,牠們有的是「假形」,也就是「夢的身體」。夢體無法生殖,但當時整個地球與所有生命都處在夢的狀態中。

接下來的一陣子,地球的物種是混合的,有些物種完全採取了實質形體,有些則還繼續處在夢體的狀態。在初始的時候,地球上還有其他物種,譬如「人-動物」及「動物-人」的組合,以及其他許多的混種,這些物種在地球上持續在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。在中國傳說中,造人的神祇女媧外型即是人頭蛇身。若依賽斯的說法,女媧說不定不是傳說的臆想,而是遠古時代人們遙遠的記憶,經過世代相傳後,成為大家共同認可的創世故事。

中國先秦古籍中,還有一部描述遠古地理、神獸及不同國度人種的奇書《山海經》,書中記載著許多「人-動物」的生命型態。而中國有《山海經》,希臘神話中也有「人馬」。

越認識生命的創造本質,就越會發現,達爾文的「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」只是源自小我的推論,照這理論,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競爭與衝突之中。然而,若是在修為中打開智慧,我們會明白,所有生命都在地球上共存共榮,我們經由認識生命,擴展意識,瞭解地球上進行的是「合作與冒險」,繽紛的生命型態,映照我們繽紛的意識,而透過觀照形形色色的生物,我們將看見自己多重層面的內在。

(書摘載自- 王怡仁《啟動靈感》來自賽斯的41堂靈魂課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wakening2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